琅琊新闻网讯免费修车、免费修鞋、免费理发、免费采耳、免费测骨密度、免费传授急救知识……4月15日上午,临沂市罗庄区万通盛世馨园小区热闹非凡,由共青团罗庄区委、盛庄街道团工委、万通社区团支部、沂蒙晚报及“在临沂”客户端联合组织的“周末青年志愿服务日”活动带来的贴心服务,获得了小区居民的一致点赞。
(资料图)
免费修鞋
“我的鞋子开胶了,能帮我修一下吗?”“我家孩子书包拉链坏了,能给修一下吗?”15日上午9时许,前来服务的志愿者刚到位,社区居民就纷纷围了上来。在修鞋区,居民把家里需要维修的鞋子拿了过来,随着修鞋机器“咔哒咔哒”的声音响起,转眼间,一双皮鞋就修好了。紧接着,换拉锁、修松紧带,维修师傅接过一件又一件的活计开始忙活起来。
“儿子,你见过这个吗?这就是修鞋机。”维修期间,一位居民给自己家孩子现场“科普”,他表示,现在这些老物件已经越来越少了,平时很难见到,很多孩子甚至都不知道坏了的鞋子还能维修。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给社区居民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也给孩子们多了一个认识和学习的机会。
在修车区,“顺心车行”的牌子格外显眼,维修师傅手里忙不停,扭扭车螺丝松了、儿童自行车刹车片不紧了、电动车车胎磨损了……维修师傅不停地招呼着,螺丝刀、钳子等工具在师傅手里来回穿梭,一个个的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
采耳区、测骨密度区、测血压区、应急救援知识传授区,每个区域都被居民们围得水泄不通,来自社区的志愿者们也像“小蜜蜂”一样穿梭在不同的区域服务,引导居民有序咨询和体验。
“这个活动好,太好了,真好!”接受服务的居民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心情,他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内容丰富,样样都送到居民的心坎上,生活在这样的小区里很幸福。
免费修车
太好了!
一下子修好了3件物品
“师傅,我的电动车刹车最近总是刹不住,麻烦您给看看。”15日上午10时许,张女士推着电动车来到修车区,将车停稳后,维修师傅很快做了检查,“刹车太松了,调一下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维修师傅很快就忙碌起来。
等待维修期间,张女士转身又往旁边的修鞋区走去,“师傅,我家学习桌上的桌罩松紧带松了,您看能帮忙给换一下吗?”“可以换!”师傅接过张女士手里的桌罩仔细检查了一下,表示可以更换。
就在张女士等待期间,她发现,脚上穿的鞋子开胶了。“看来我今天一共要修3件物品!”张女士的话引得身边的居民哈哈大笑。
张女士表示,平时忙着上班,家里的有些物件需要维修,但是拖了又拖。周末志愿者们放弃休息时间走进小区服务,居民不出小区就能实现维修,这样的活动真是好!
不仅是张女士赞不绝口,现场前来维修的居民们也纷纷表示,看似简单的维修,平时真是费事又费时,社区开展了这些服务,真真切切地帮助居民解决了生活上的烦恼。
免费采耳
太舒坦了!
耳朵上的“难题”解决了
“哎呦,哎呦!太舒坦了!”在采耳区,72岁的邓春香正在接受采耳服务,随着采耳师傅轻轻挪动采耳设备,他耳朵里的耵聍也一点一点被掏出,看着眼前大小不一的耵聍,邓春香直呼,“太舒服了,现在耳朵也听得更清楚了!”
据邓春香介绍,自己平时也挖耳,有时候挖耳太深了会引起剧烈咳嗽,他就不再敢继续挖了;而且家里没有专门的采耳用具,只有一个挖耳勺和一个手电筒,耳朵深一点的地方根本看不清楚,别人也不敢帮他挖。
经过近十分钟的采耳,邓春香的“难题”解决了,他还不忘推荐身边的老伴赶紧也来采一下。“不疼,师傅的手很轻,一点也不疼!”邓春香一边说着自己的感受,一边给老伴加油鼓劲。
手传授应急知识和手法
太值得了!
应急救援知识走进更多居民心里
有人晕倒怎么办?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拨打120,殊不知,在等待救护车的期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临时医生”,在心脏骤停的“黄金四分钟”可以尝试一下应急救援。
在活动现场,应急救援知识传授区域内的人数最多,这里不仅有小学生,还有一些年长者,大家都想学得一技之长,在危难时刻,能够上前帮上一把。
“遇到有人突然晕倒,大家首先要进行呼叫,看看病人是否有意识,再做一个初步的检查,确定是心脏骤停的话,就需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来自临沂市罗庄区先锋应急救援队的队员们一边介绍急救知识,一边在模拟人身体上进行操作,现场学习的居民们认真聆听后,纷纷一试身手。
“对,对,以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或剑突上两横指为按压部位,双手交叉,压30下。你做得很棒,非常棒!”面对居民学习后的操作,应急队员们给予了肯定。
“太值了,我们今天在现场不但学习了应急救援知识,还学习了心脏复苏法和海姆立克救人法。”居民孙萍萍表示,危险无处不在,能有机会学习这些应急知识,可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走出危险,也希望这些应急知识和操作能够走进更多居民心里。
临沂先锋应急救援队办公室主任于志强介绍,在此次进社区活动中,他看到了大家学习的热情,希望通过这样的学习,能让广大居民的应急知识得到提升,从而带动更多居民学习急救知识,让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
临报融媒记者 吴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