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自己做出的饼,孩子们高兴地笑了。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罗虹 文/图
【资料图】
“除草的时候要小心,不要伤到蔬菜苗了……”近日,嘉陵区安平小学内,学生们正在学校的菜园里浇水、除草,忙得不亦乐乎。这是该校每周一节劳动课的生动场景。
近年来,嘉陵区安平小学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开发劳动资源,持续推进劳动实践,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多方共联创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新劳动教育格局,为劳动教育的全方位育人探索出了劳动教育“新路径”。
A打造特色劳动实践基地
“同学们,看看咱们这块试验田里种植了些什么蔬菜?”“辣椒”“茄子”“花生”……近日,在嘉陵区安平小学六年级二班的劳动课上,老师一边引导学生们观察每一种蔬菜的特点,一边示范带领学生为蔬菜培土浇水、除草施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在“责任田”里干着农活,俨然像个小菜农。
除了每周一节的劳动课,平时课余时间,老师也会带领学生在试验田体验劳动的快乐。近年来,嘉陵区安平小学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积极开辟劳动场所,在校内开辟了操场边沿和食堂楼顶2处劳动空间,开展种植活动。根据各班实际划分“责任田”,种植了辣椒、茄子、芦笋、花生、西瓜、苦瓜、黄瓜、豆腐菜、丝瓜、秋葵等10余种常见瓜果蔬菜,让学生们观察果蔬生长的过程,在劳动中获得生活体验。
学校每周开齐、上足一节劳动课,同时成立种植、面艺、泥塑、藤艺、针艺、环保等8个劳动社团。各学科教师牢固树立“五育融合”理念,结合学科教学开发劳动资源,开展劳动实践。学校将形成的劳动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三全文化”(全面发展、全员育人、面向全体)予以强化,“三全”之一的“全面发展”就包括劳动教育。
除了校内开辟了试验田,学校还积极与校外的柑橘园、玉米园、菌类种植园、酒厂、养鸡场、敬老院等建立联系,形成6个劳动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入基地进行劳动。
去年底,在柑橘丰收的时节,学校组织了350多名学生开展柑橘采摘劳动实践活动。在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里,学生们认真学习安全须知和技巧后,一个个精神抖擞、热情高涨,按照分组协调分工,你剪我装,最终收获了500多公斤。
“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学生们劳动意识,锻炼了劳动能力,还能让学生们感悟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安平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杜建国表示。
B多角度开发劳动教育课程
为了使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劳动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安平小学在劳动课程开发中坚持“两全”策略和“三维”策略。
杜建国介绍,“两全”即全学科开发、全员开发。学校组织所有教师从本学科角度拓展国家课程中涉及劳动因素的内容,开发出与小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助力乡村振兴的劳动课程。“三维”即从空间维度、生活维度、媒介维度开发。学校组建的空间开发小组从小学生接触到的校园、家庭、社会、网络4个空间维度;生活开发小组从小学生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5个生活维度;媒介开发小组从传统、现代2个媒介维度,挖掘课程资源,开发出剪纸编织、收纳整理、无土栽培、智慧农业、烹饪做饭、乡村交通等劳动课程。
近年来,安平小学坚持把劳动教育摆到突出位置,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条件保障,推动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充分彰显育人特色,着力打造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学劳动、爱劳动的劳动教育氛围。该校申报2项劳动教育课题研究获省级立项,研究成果获省级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读本获市级一等奖;劳动教育经验在国培计划一一四川省优秀校长深度研修项目校长论坛和市级劳动教育网络教研做分享;校长杜建国被推荐为四川省教育学会劳动与实践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四川省大中小学教材专家库劳动学科专家人选。
关键词: